時光如梭,又到了一年一度盤點逝去一年的經營業績、制定嶄新一年經營目標的時候。我們肯定成績、不回避問題、更憧憬著未來。
寒流中過去的2012
過去的2012年依舊在經濟危機的寒流中度過,普遍的說法是:能達到上年的銷售收入與利潤已屬做得不錯的企業,有著較強的抗風險能力,更多的企業則處于風雨飄搖之中,期盼著盡快度過由危機帶來的寒冬,迎接萬物復蘇的春天。
數字印刷板塊的情況與整個印刷行業基本同步,在服務對象沒有實質性突破、尤其是數字印刷業的一個重要服務對象——數字出版沒有成為供應鏈主角的情況下難有大的升幅。
當然,在這看似灰暗的局面中也有一抹亮色,那就是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應用柯達鼎盛Prosper1000連續噴墨數字印刷機及相應的印后裝幀設備及軟件設立的專業數字印刷公司——鳳凰數碼印務公司在利用數字印刷為集團所屬出版社、甚至是社會上的兄弟出版社提供數字印刷服務上做得頗有聲色,正因為此,集團分管這塊工作的黎雪副總經理也并不保守地在全國不少專業會議上作了介紹,陳述自己的理念。
時至去年末的12月6日上午,為鳳凰集團提供上述整套設備的中科院直屬北京大恒公司OA本部干脆從設備供應商直接殺入數字印刷生產領域,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數碼印刷公司,舉行全國第二條柯達同型號設備在頂佳印刷城的落成儀式,成為勇于打破這一圍城的勇敢的吃螃蟹者。
就數字印刷而言,在2012年同樣值得提及的還有為了推動數字印刷在中國的發展,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所承辦了第六屆“科印杯”數碼印刷大賽,緊接著,日本柯達中國公司也舉辦了“佳能杯”特種紙數字印刷產品大賽。獲獎面廣泛的這兩次專業數字印刷產品比賽讓人看到了數字印刷技術在中國的快速成長,所有的數字印刷企業更重視產品設計、更重視擴大數字印刷技術在不同介質上的應用,讓人振奮。
開拓業務渠道是根本
迄今為止,數字印刷在整個中國印刷業中所占比重還微不足道,有說是2011年已經達到100個億的(蘭普咨詢公司語),也有說799家專業數字印刷企業全年實現產值39.7億的(總署印管司司長在天津“科印杯”頒獎會上的講話),但即便按照高額去計算,100億的數字印刷產值也僅占全國8677億(這中間可能包含了印刷企業的非主營收入)印刷總產值的1.15%,還難以撬動印刷業的整個板塊。
相對于數字印刷設備在國際上的快速更新,數字印刷在中國近年來的發展速度不快,很主要的是設備及耗材完全依賴進口,單位成本偏高。就影像產品而言,有報道稱2012年美國有望達到19億美元,光是這一項已經超過我國大陸的全部數碼印刷收入。對廣大老百姓而言,非不需也,而是價格偏高讓人有點望而生畏,敬而遠之,還不敢把自己的旅游所攝都制作成可以收藏的攝影畫冊。加上我國數碼印刷的業務范圍至今還局限在已經相對成熟的出圖、影像、商業印刷等少數領域,直郵、數字出版市場基本還沒有啟動,因此,積極開拓市場是發展數字印刷的當務之急。
當然,數字印刷作為印刷界的新秀,成長總還需要一段時間,即便在世界范圍內,按照班尼·蘭達2012年在德魯巴印刷展覽會上的說法,在50萬億張的全球年印刷總量中也僅占2個百分點、1萬億張。可以相信,伴隨著數字印刷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單位成本的下降、產品質量的提升,數字印刷在印刷總量中的占比肯定會逐漸增大,充分發揮其在適應個性化需求、可以按需印刷、便于網絡傳輸等方面的獨特優勢。
設計在業務承接中的作用在放大
印刷正在由傳統的、被動的加工工業向集“信息技術、創意設計、加工服務”三位一體的現代服務業方向轉型,因此,新興的數字印刷在發展的過程中更要重視創意設計在承接業務中的作用,而且,唯有個性化、挖掘出客戶潛在需求的產品才有可能獲得相對較高的利潤。
由2012年“科印杯”和“佳能杯”數碼印刷大賽傳來的可喜信息是越來越多的印刷人開始接受這一理念并且在工作中踐行,他們更注重創意設計在數字印刷中的作用,無論是在圖書裝幀、菜譜與婚慶喜帖的設計上,并且不斷擴大數字印刷的介質,從普通銅版紙到厚卡紙、從PVC塑料到瓷板,……這就讓所有的對象意識到數字印刷無所不能、空間巨大,關鍵是不斷地去發掘客戶。
可以相信,只要堅持在創意設計上下功夫,借以時日,數字印刷涉獵的范圍將會越來越廣。
|